简体中文 | English | 后台管理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科学观测



更新时间:2022-06-03

本观测研究站涉及的领域方向为地球深部动力学,聚焦地壳活动,围绕与生态环境变化、地震地质灾害等国土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深部地壳活动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四维多参数(4+X)深部地壳结构、物质循环和变形过程等地球深部动力学信息的连续观测,积累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参数数据,为环境变化和地震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和孕震背景等深部地壳活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建成独具特色的我国第一个瞄准地壳活动的深钻综合科学观测平台,构建围绕科学钻孔的地面三维地震台阵,开展不同深度的深孔、 浅孔与地面的联合观测。进行深部长期监测、地面监测台网资料及深 部物质的联合解析处理与科学研究。科研工作以地球科学为主,多学 科交叉,深化对大陆地壳变化规律的认识,推动我国在深孔科学观测 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

目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是唯一深孔观测研究站


是唯一在深孔中观测地球物理参数的野外观测站,具有独特和唯一的学科领域代表性。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深孔地壳活动观测与监测站,是我国东西部地区重要的地壳活动监测网络,为地球物理观测研究和国家地质安全提供高水平的观测数据。

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


观测研究站配置100多台套仪器设备,实现了长期观测数据,部分无线传输和网络共享。以东海基地和龙门山基地为中心开展了地震、重力、应力-应变、电磁、流体、水位/压力、温度、形变等地球科学长期观测。

观测基地


以东海基地和龙门山基地为中心开展了地球科学长期观测,聚焦我国东-西部板块活动、地壳深浅层结构和地震地质灾害。

I类-大陆科钻深孔原址野外观测台站  利用中国大陆科钻(CCSD)汶川科钻(WFSD)钻孔原址建设,在所在地租赁或购置土地,建设观测机房和供电、网络设施,部分观测点建有临时宿舍。主要包括位于江苏东海保障基地内部的一口5158米超深钻孔,452米浅孔,以及地面绝对重力实验室。位于汶川地震断裂带上布设并完成了六口科学钻孔(500-2380m深),其中四口钻孔中央段的映秀-北川断层上,两口钻孔在前山的安县-灌县断层上。另外又实施了4口浅钻(200m深),并安装观测仪

II类-沿大型断裂带布置的野外观测台站  沿郯庐断裂带两侧建立了多个固定观测点,其中井下观测点6个,地面观测点6个。主要沿着通常选址在乡村僻静的地方,建设观测台基,室内设备放置在观测台基附近的农户家中,并委托代为看护。观测数据通过网络传回东海基地,观测人员定期对台站进行维护。

II类-沿大型断裂带布置的野外观测台站  沿郯庐断裂带两侧建立了多个固定观测点,其中井下观测点6个,地面观测点6个。主要沿着通常选址在乡村僻静的地方,建设观测台基,室内设备放置在观测台基附近的农户家中,并委托代为看护。观测数据通过网络传回东海基地,观测人员定期对台站进行维护。

III类海底科钻原址野外观测台站  基于地科院地质所与地科院、中石油、四方合作协议,在2020年利用黄海上的一口2000米深的石油钻孔进行海底深孔综合观测。届时将建成我国第一个“深孔-浅孔-地面-海底”多位一体的综合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观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