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负 责指导长观站的建设和科研工作。1996-2017 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副总指挥、地球物理 子工程负责人,是建设科钻深孔长期观测站的发起者。主要从事:地 球物理反演、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成像、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方面研究 工作。在发展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方法及相关地学研究方面取 得了系统的和有独创性的成果,为学科发展、地学研究与资源勘探等 方面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杨文采和大陆科学钻探中心的同事们发表了 50 多篇跨学科的论文,已为《Science》、《Tectonophysics》、《Episodes》 和《J. Geology》等国际性地学期刊文献引用,7 次应邀到世界地质大 会、深海钻探计划年会等会议作特邀的报告,为日本“岛弧”等学术 期刊审稿,并被聘为在巴西召开的 31 届国际地质大会 K13 专题召集 人。2007 年 7 月,他获 ELSEVIER 国际出版公司 “2003-2007 被引 用最多的论文作者奖”,其发表在《Tectonophysics(大地构造物理 学)》期刊的论文:“中国东部水平地幔反射:岩石圈减薄的证据” 一文,被评为该刊近四年引用最多的论文。
推荐首席科学家担任野外站的站长。男,51 岁,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研究室主任、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 任,全面负责野外站的运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貌学;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构造变形、活动构造、地震活动与 断裂作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大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阿尔 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变形作用、构造演化以及强地 震复发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 断层摩擦行为、弱化机制和震后愈合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认识,揭示和 确定了判断地震与非地震断裂的特征标志,提出了石墨可作为“地震 化石”的重要认识;确定了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第一次记录 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信息,取得了地震机制和破裂过程等方面的 重大创新性认识,深化了对汶川地震机理、孕震机制和地震周期的认 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质调查和行 业基金项目等 20 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国土资源部科 技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地质矿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 项。先 后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国土资 源部国际合作先进个人、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 81 篇),SCI 收录论文 110 篇, 论著 6 部。
研究员,硕士导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负责野外站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研究工作。主要从 事地球物理资料处理分析、地质目标预测、深部构造分析和综合地质研究等工作。1984 年 7 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 中心和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 事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综合研究、储层预测及评价等工作, 主持并参加了包括联合国 029 油气专项、863 海洋专题、八五国家攻 关“塔里木盆地多波勘探开发应用研究”及中美西藏 INDEPTH-1 资料 处理,汶川科钻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塔里木盆地深层物性反演等 20 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及多项地质调查项目。在地球物理资料特别是 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储层预测及综合研究特别是与地质、测井的 结合方面学有所长。目前主要承担: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定位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钾盐及油气预测、钾盐资源探测调查评价、青 海冻土带水合物探测调查评价及汶川科钻综合地球物理分析等项目。
学术委员会对国家野外站发展规划、布局和建设方案提供咨询;对国家野外站重大调整、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等工作进行咨询;对国家野外站专项观测、领域协作观测研究等进行咨询;对国家野外站科研诚信建设进行监督指导。成员来自中科院、大学等多个机构。每年召开1-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长期在站研究骨干由专职的科学研究、仪器研发、数据采集、科技管理、后勤保障管理人员组成。
野外站具有完善的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场地和数据处理分析设施,可作为教学实习研究基地。自2009年以来,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13人。其中多人留在所工作,并且主要在观测站工从事科研工作,另外3人到其他科研单位工作,长期与野外站保持合作关系。基于长期监测的数据,以首席科学家李海兵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获得大量创新科研成果,2017年获评国土资源部“活动构造与断裂作用”创新团队。同时,多年来依托野外站组织大量的科普活动,2018年获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承担1000人次的科普教育任务。